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怎樣才可以肯定自己所看到的不是幻象?以為自己就是實在了嗎?這些似是哲學的問題,董啟章在小說裏用了佛學的方式去拆解。D和心的故事就是由討論日本文學巨人夏目漱石的作品開始,其後又有藏傳佛教的禪修大師明就仁波切的講學,這些討論,成為貫穿小說的通道,沒有他們,小說恐怕就寫不成了。
 
心不知為何緣故走了出來,在一個寒冷的晚上,赤裸地鑽進D的被窩,抖震地擁抱著D。她以女體的形象在小說中登場,並與D展開一段曖昧的關係。
 
心病了,D由最初厭棄她,到後來不惜一切都要治好她。後來到D病了,心就反過來照顧他。D最初看心模糊不清,不能被猜透,到後來D看到了心的一絲絲銀髮,心告訴D她和他一起來到這個世上,他和她一樣年紀的時候,我覺得心這回事,真的可以越看越清嗎?
 
心在嚴寒的冬天到來,在溫暖的春天離開。他們每天散步的公園,四時景色變幻,知道冬天去了,春天來了。在繁花似海的春天,D知道心快要離開他,逐漸陷入痛苦中。
 
「如何能做到隨心,又不為心所困,做到順心,又不為心所迷?」恐怕還是猜不透。
 
董啟章的小說很多時都是一個時代的自白,裏面記載的故事人物,他們所經歷過的佔領運動,我都經歷過。他們所穿梭的粉嶺、沙田、中文大學和黃金海岸等等活生生的地方,我都去過。還有看到眾生相的快餐店和以日本女星作代言人的西餅店的情節,一讀就使我會心微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