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城門水塘繞塘遊


行程︰城門水塘逆時針方向繞塘一週
日期︰2016年7月16日
時間︰約3小時 (純步程)
長度︰約11.8公里
最高點︰起步點海拔159米,最高點海拔249米

近來工作令我有點令人鬱悶,我需要透過步行去放鬆心情,所以在盛夏也出去遊山玩水。不想中暑,要選有樹蔭和多平路的地方,加上今次獨個兒郊遊,所以城門水塘是最佳的選擇。

在荃灣的兆和街乘82號小巴到城門水塘總站下車。在該處有洗手間及小食亭,可以先補給才起行。今次我是逆時針繞著城門水塘走一圈,所以在下車後便往前方走(這張是舊相),指示牌寫著「主霸」的方向就對。

盛夏中看見假蘋婆的果實在咧嘴大笑。

經過城門上村的入口,看來居民不多,只有幾個信箱。

終於看見水塘的面貌了。



這裏有個分岔路口往梨木樹村。

在主霸附近的燒烤場有新造的指示牌「城門戰地遺跡徑」。這是指醉酒灣防線,山上佈滿防空洞和戰壕。另見文章︰衞奕信徑第六段+孖指徑

1937年城門水塘建成的碑文。昔日港英政府為解決食水不足問題,大規模興建城門水塘。動用工人多達二十多名。日夜趕工之情況可見1930年的一篇報導︰

                     公共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網站資料︰香港工商日報, 1930-11-24

在碑後有馬路通往下城門水塘。

站在城門水塘的主霸上,向下看那個宏偉的山谷便是下城門水塘。另見文章︰下城門水塘


主霸上的風光。越過主霸後有分岔路,選左邊的小路便可以貼著水塘走。



紫色的毛稔也是夏日的主角。

繞塘的竹林通道。









偷看對岸的百千層林。





來到一處郊遊地點看見衞奕信徑的建成碑,這裏就是漂亮的百千層林的所在地了,也是昔日城門谷村落的遺址。

小路往下走通往百千層林。這裏是城門水塘的一大景點。在水退時還可看到昔日村落的古石磴和梯田。





返回石屎路就會看見介紹昔日城門谷村落的示意牌,包括有城門老圍和張屋村。跟據介紹內容,城門老圍在未有水塘的時候,為城門谷內人口最多的村落。村民均為客家人,以種植稻米和菠蘿為主,據說其祖先由十七世紀由廣東移居至此。因建築水塘,大部份村民在1928年被政府安排遷到錦田建立城門新村,另有小部份村民遷往大埔之泮涌。村後的山坡為一片茂密的風水林。



又一洗手間。

至於另一條村落張屋村,是城門谷中的八大村落之一。由於他位處於城門河邊,故又稱為河瀝邊。村民主要姓張,亦有姓鄧、高和胡。村民靠種植稻米、菠蘿及斬柴為生。1928年建水塘時,村民被遷往大埔魚角及上水雞嶺居住。



此郊遊地點從前是一片稻田。試著幻想一下。

公共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網站資料︰香港工商日報, 1928-02-22

另一邊下百千層林的小路入口︰

充滿詩意的百千層林道︰

石屎斜坡上嚇人的大蜈蚣,看見的有3條,看不見的可能更多。

選此路口向下往菠蘿霸自然教育徑,經過數個郊遊地點後便返回82號小巴,成功繞塘一圈。


路線短評︰
此路線大部份時間都在樹蔭下,就算陽光燦爛,都有大樹好遮蔭,加上全程上落幅度不大,路途輕輕鬆鬆,在盛夏郊遊也不算太熱。因不斷流汗,走了3個小時,我就消耗了1公斤水,所以要留意帶足夠的水才可起行。

地圖︰


逆時針繞城門水塘高度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