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藍天樹下的鄉村學校

平時喜歡四處遊走的我,無論走過郊區,或者新市鎮裏,都總會發現有不少荒廢的村校,他們的外型多是一層的平房,校園內有花園,就算身在鬧市當中,仍保留了一線昔日鄉郊的氣息。他們荒廢之後門庭破落,長滿雜草,或被塗鴉,甚至乎被破壞,跟從前的鳥語花香面目全非。但其實村校的存在,就是昔日村落聚居的見證,不少村校更是艱苦成立的,為的是希望能為附近村內的兒童提供教育機會。

《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的作者羅慧燕走訪了多間新界的村校,追訪他們的歷史。有些村校是村落自發興建的,其中一間位於上水東北區的丹竹坑公立學校,原來是在1957由十二條村落共商籌建的,包括丹竹坑、萊洞村、嶺仔村、馬尾下、大塘湖、嶺咀村、鶴藪村、孔嶺村、嶺皮村、獅頭嶺、新屋仔和簡頭村,集十二條村之力,何其盛大的壯舉,可想而知當時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才能籌辦一間學校。此學校於2006年結束。
除了村民自發外,亦有教會團體創辦學校,例如位於元朗的天主教英賢學校,在1955年創辦,當時的校監范慕琦神父(Joseph Famiglieti) 亳不吝嗇教堂設施,開放給讓村內的小朋友做功課和打乒乓球,對於當時貧窮的家庭來說,打乒乓球實在是難得的娛樂。神父探學生家長時會被村狗咬,但他會去打瘋狗症針,打過針後又再去探,聽起來匪夷所思,但神父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村民。今日此校得到政府資助,有新校舍,並以津貼小學的模式存在。
書內還記載了些關於鄉村學校的有趣事情,例如原來在二十年代時,學生在村校中學的是《三字經》、《千字文》、《成語考》等,入學的儀式要用芹菜拜孔子﹗而有些學校是用客家話授課的;學生一大清早便上課,下午四時多下課,但中途有兩次要回家,分別吃早飯和午飯,遇上農耕季節,學校更會放假,讓學生回家幫忙父母。當從前港英政府未有定立任何教育制度時,兒童的就學很隨意,幾多歲讀書,幾多人一班也沒有規定,甚至乎學費也不一定要收,生活艱難者甚至乎不收學費。
後來因鄉村的人口外移,住的人越來越少;而有穏定人口的鄉村,因道路的建成,交通比以往大為方便,學童就選擇去了同區新建成有規模的小學就讀,所以村校的收生人數一落千丈,有些更被自然淘汰。
2003年時,政府大舉殺村校,原本一向收夠學生的學校也在政府多番不合理的政策阻撓下被逼關閉,上水建德公立學校的校長更因此絕食抗議,但最終也逃不過被殺校的命運。之後陸陸續續有數十間村校在兩三年間停辦。
村校曾經在香港教育制度未成熟時,充當教育適齡入學的兒童的重要角色,或許今日一層的小平房學校不再夠用,政府也嫌棄一間學校只有幾十位學校,資源不夠善用,但優美的校園環境,充足的師生比例,老師對每個學生都瞭如指掌,對有需要的學生更能特別照顧,這些都是村校的特色和優點,是一般小學不能相比的。其實村校仍有他的存在價值,只是政府沒有好好想過如何善用村校的優勢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