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2016盂蘭文化節


小時候,每年農曆七月,都會跟媽媽去九龍仔的潮藉盂蘭勝會,但在2006年,五光十色的九龍仔盂蘭場突然消失了,我才驚覺原來每年的盂蘭勝會不是必然舉辦的。當盂蘭場在香港有越趨式微之勢時,有一班有錢的潮州人在2011年將潮人盂蘭勝會申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後開始有本地保育團體舉辦展覽、導賞及講座等活動,使盂蘭勝會在香港稍為得到關注。

今年宣傳盂蘭勝會的活動更大型,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3天盂蘭文化節。

在場有舞台,搶孤比賽,展板和攤位介紹盂蘭勝會中的細節,例如有香港歷史學會的攤位解釋施食、其他的有介紹潮汕的地理、盂蘭紮作、製作花牌、吹糖及剪紙等。比較新鮮的有一個環保署的攤位宣傳環保祭祀。





環保祭祀故然是好事,但對於傳統祭祀的人來說又有點尷尬。有好幾個盂蘭場引入環保化寶爐,但由於化寶爐入口太小,大士太大,送大士時要「斬件」,令人有於心不忍。此外,環保署亦呼籲減少用紙紮品,例如其中一個建議是用畫像代替紙紮大士王,可減少紙張及竹枝的使用。在環保署隔兩個攤位,就是冒卓祺師傅的紮作工作坊,冒師傳正在介紹製作紙紮大士王的步驟。除了傳統手藝跟環保之間帶點衝突外,其實,往往是因為籌辦盂蘭勝會的團體經費不足才會使用畫像代替紮作,叫財力雄厚的盂蘭會改用大士王畫像,有點情何以愖。

另有個擲勝杯的攤位,使我覺得怪怪的,因為勝杯是用來祭祀問神的器具,現在卻像玩具般被每個人擲來擲去,個人感覺來說有點難受。

看著入口的巨型花牌,不少盂蘭勝會也榜上有名,表示今次合辦活動的盂蘭團體很多。但其實此活動對保育坊間的盂蘭勝會作用有多大?









環保署在場派發的宣傳小冊子

我在一幅大士王的立體畫前觀看,有幾位遊人在拍照,另一位伯伯在旁邊口中呢喃著不可以隨便拍攝大士王,我主動跟伯伯閒談,他說大士王是神明,不可以隨便拍攝。我則乘機問他,此活動是個嘉年華,大士王立體畫這麼漂亮,不是給遊人拍照留念嗎?他卻語重深長的對我說不是每樣東西都可以隨便拍攝的,信不信由我。

原來伯伯是其中一個盂蘭勝會的社長,他有點隠晦地說這個盂蘭文化節幫不到地區盂蘭勝會甚麼忙,因為最直接的幫助是金錢資助。在他眼中,搞這個活動最大的得益者只是做生意和選舉的搞手,因為他們可以提高知名度。


大士王立體畫 


 製作精美的畫冊︰盂蘭的故事

紀念品之一的大士王手機抹布

一個盂蘭勝會要延續下去,是需要善信的參與及善款的支持,這些都是實際的問題。當小店和街市被大商場和連鎖店佔領後,盂蘭勝會還可以向誰募捐?

台上正行開幕典禮,政府官員在場,但政府對盂蘭勝會的支援又有多少?不少盂蘭勝會主辦單位對場地受損後需要巨額賠償而感到苦腦,所以紛紛棄用竹棚,改用鋁架。

還有居民對嘈音的包容,希望這個盂蘭文化節能使場地附近的居民包容每年才三天的盂蘭勝會,不要再投訴多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