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我城的西西,西西的我城

《我城》劇照,圖中為 西西,圖片來源:香港國際電影節

數年前在百老匯電影中心看過一系列關於台灣文壇的記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我被片中的主角,即是片中一個個作家吸引著。還記得其中一位作家王文興,他會把湯勺掛在浴室內。千萬別質疑他的動機,以及湯勺放在浴室的用途,因為根本沒甚麼原因,王文興說只是覺得這樣放好看。

在第二輯的「他們在島嶼寫作」中,從文字跳了出來的是西西。其實一向對西西的認識不多,只看過她的《縫熊志》,知道她因曾患過乳癌,手部不靈敏,故以縫熊作為練習,訓練雙手的活動能力。她既做熊,又為每隻熊配上不同古代人物的身份,她的熊是有生命的,每隻都是千古名人,每熊都有故事。書中雖然有些熊照對焦不準,有點模糊,但這才有血有肉,因為我猜,連熊的寫真照都是西西為他們拍攝的。

今年香港國際電影播放「他們在島嶼寫作II – 我城」,這次的島嶼是香港,介紹香港作家西西,副標題《我城》則是西西在1979年發表的小說。導演陳果坦然在影後座談會中自白從未讀過西西的作品,受命拍西西的文學紀錄片,直至拍完,在電影節中播放時,也未曾讀畢西西的一本書。聽來有點不可思議,雖心裏對陳果有點不滿,怎麼這樣草率去對待西西,但實在拍出來的這套紀錄片其實還可以,陳果用了他的方法引導西西投入拍攝。或許這是大家接通了對香港的感情吧,雖不在文字層面交流,卻在生活中對香港這個城市有著同感一靈。

我看完電影後,也趕緊去找西西的《我城》來讀。

其中一個角色是麥快樂。他起初是公園管理員,他會關心他種植的辣椒會不會給太陽曬得太多而發燒,會不會被雨水淋久而不會呼吸,而辣椒亦為了麥快樂開了一次大會,決定要好好報答他。結果麥快樂在家種植的辣椒多得幾乎成了個倉庫。麥快樂又會自掏腰包去為被遺留在公園的記事本登廣告尋主人。後來他被炒了,轉行做了電話公司技工。

麥快樂的願望是「到處去走走」。所謂「到處去走走」,並非要出國去巴黎、韓國、日本,因為他覺得在這個城市裏,其實有很多地方可以去。他慨嘆為何大家對這個城市不屑一顧。城市中的人的面孔是蒼白的,但到郊外去的時候,可以看見許多笑著的眼睛和鼻子。這是麥快樂的朋友,阿傻,喜歡遠足的原因。我也喜歡郊遊,也喜歡在這城四處走,所以對麥快樂和阿傻的看法相當有同感。

說回紀錄片,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陳果刻意安排造型和西西縫製一模一樣但又人一般高大的熊,在渡海輪上與西西相遇,原本安靜地坐著的西西嚇得張口發呆,然後突然頓悟,甜蜜地笑,拍拍自已的熊,攬攬長大了的熊身。自已的熊長大了,不知是何等滋味呢?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這一幕看得我感動得流下淚來,我也有遇見過人一樣高大,我深愛的熊搖搖晃晃的走到我身邊的經驗。

書的每個章節都有簡單的插畫,那些可愛簡潔的圖畫出自西西的手筆。看似沉默寡言的西西,原來心裏充滿童真,腦中有著天馬行空的世界。西西的《我城》在1979年出版,當時所謂經濟起飛的社會來說,公園管理員,電話技工等都是基層的員工,麥快樂說放假時便是放假,正因為要上班,才需要放假,在當時來說,可說是另一類的價值觀。誰不為了經濟利益而抵夜挨更?相信是挨到病了,犧牲了所有但賺到錢是會被歌頌的。但西西已能像聖修伯里的小王子般在混濁的世界中保持赤子之心去看美好的事物。

我想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阿果、阿游、阿髮、悠悠、麥快樂、阿北,全部都是西西,他們每一個都很可愛,純樸天真的令人感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